這是一本談論麻雀的書。
這本書,是由「中庸麻雀計分法」的作者所寫。
但是這本書的內容,不止是介紹中庸麻雀計分法這麼簡單。 當然,本書會介紹中庸計分法,也就是第一章的內容,但那只是轉載公式文件, 加上幾個例子而已。 中庸計分法的規則很簡單,只用幾頁就能說得清楚明白,用不著花整本書去說明。 這本書要講的,是一套對麻雀計分法的發展歷史的觀點。 中庸計分法,就是這套歷史觀的產物。
既然說是「歷史觀」,就不只是敘述客觀的史實,也加入了筆者的主觀見解。 凡事或物,都有著有形、可見的一面,及無形的一面。 例如一個人,我們可以見到他的肉身,但(在某角度來說)比這更重要的, 是他的心靈、精神的一面。麻雀歷史亦然,一般談及「麻雀歷史」, 很多時會把注意力放在麻雀牌(骨牌)的起源、麻雀牌圖案的演變等比較外在的話題, 卻往往忽視了麻雀規則的演變這較內在的部份。這也難怪, 因為對多數人來說,他們所知道的就只有他們身邊的一種或幾種現代章法, 至於古典章法及其發展歷史,則早已被遺忘了,甚至不大在意它們曾經存在,自然就會忽略了。 但是筆者覺得,外在的歷史固然有趣,可是卻不及得內在部份的歷史重要及實用, 因為了解麻雀規則的歷史,對於今後麻雀的發展,特別是要編撰一套國際競技用的計分法, 起著關鍵性的作用。
古今的各大麻雀章法,也是有「規則、計法」這可見的部分, 與「動機、理由」這些無形的部分,這就有如一件藝術作品(例如一幅畫或是一篇音樂), 我們可以看到、聽到該作品,但作者的動機、意念就不是五官直接感受到的,而是透過作品去間接地領悟。 要找尋麻雀章法規則的資料,現代章法自然沒有問題,即使古典章法, 資料較難找到,但是多少還可以找到一些。 但去到動機與理由這部份,即「為什麼」章法會那樣演變,那改變有什麼「目的」等這些問題, 則幾乎是完全沒有文獻記載,所以加入了筆者的「推測」,來構成這套史觀。 推測不等如瞎猜,是以客觀的史實(即各大章法的規則本身)為根據,作合理、可信的推斷。
這些推測到底是否正確?我只能說一句:「信不信由你」。 請讀者理解了中庸史觀的論點後,自行判斷要否相信。 我歡迎各位提出反對的意見,但最好是有建設性的見解, 例如能提供史實文獻來糾正筆者的錯誤,或是能提出另一個可信的推測來讓大家參考, 這些提出來對此項研究有貢獻,對大家都有益處; 請不要光抱著「既然是沒有歷史文獻證明的推測,就不足為信」的態度來反對, 因為如果抱著那樣的態度,就根本無法建立任何麻雀歷史觀, 也就無法找到國際麻雀競技計分法應循的道路,這樣對誰都沒有好處。
「動機、理由」等無形的部分為筆者的推測,但古典章法等卻是有歷史資料作證, 這些確實是麻雀歷史的一部份。我明白有很多人是只知道身邊的一種或幾種現代章法, 不少人會以為那些現代章法就是「正宗」、「本來」的麻雀,甚至有人會聽到事實後震驚過度, 竟然極端到自我蒙蔽,盲目地去否定這些史實。 但請恕我指出,那只是典型的「先入為主」的偏見,請各位讀者拋開成見,以開明的心態, 從科學、理性的角度,去了解、分析這套「中庸史觀」。
因為麻雀主要是靠口耳相傳來散播,所以有關的資料文獻較難找到, 這構成了研究上的困難,亦造成本書在史實的記載裏,可能在細節上會有未能盡實的情形。 我歡迎各位提出糾正。但筆者相信,個別細節上的出入,不會對整體理論造成太大的影響; 有錯誤就應改正,這是精益求精的做法,但請不要捉著一兩個小毛病就來推翻整套理論。
麻雀是靠口耳相傳來散播這點,對學者的研究構成困難, 對坊間也造成某些影響,這不在話下。 最大的影響就是「集體失憶」:因為在教人玩麻雀時,一般只會講到現在採用的規則, 不會「長氣」地講述以前的麻雀規則是怎樣的,所以隨著規則的改變, 以前的規則很快地就會被忘記了,很快會「失傳」,新一代的雀迷, 很多甚至不知道(未聽過)以前曾有不同規則的存在。 如果問到規則背後的動機及目的,就更加不用說了,新學麻雀時只會懂得去接受規則, 不會去問規則有什麼動機的,所以很多時只看到規則的「效果」,就會一知半解地把效果當作動機; 問題是不少的規則都是有「副作用」的,而且許多時副作用還大過原本的目的, 這就造成許多人對麻雀規則的動機有著深刻的誤解。 本書會花費不少唇舌,來把各種規則的原本動機解明,讓讀者能對麻雀的規則有一個真正的了解。
口耳相傳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,就是規則的「訛傳」。 可能有讀者會問,是否那麼容易會發生訛傳的問題。 筆者也是讀到淺見了先生對於「完先」規則的評論 ¹, 才醒覺到這個可能性。 看看日本麻雀,完先這怪誕規則是因訛傳而來, 「一盃口」這名稱也是因為「一般高」的寫法失傳而來,但是日本已經比中國較多麻雀的著書, 也會發生這些情況,那麼誰能保證中國不會出現訛傳的問題? 實際上今日香港也普遍存在著規則訛傳的問題, 有很多雀迷竟然未聽過「九子連環」(九蓮寶燈)這款當然的例牌和種。
另外一個問題,就是「正字」問題。 因為靠口耳相傳,所以不知道麻雀用語的正確寫法是很自然的事, 而且對於香港人來說,因為傳來的讀音很多都不是粵音,就更加捉摸不到正確的字應該怎樣寫。 其實這也不是粵語區獨有的問題,對於許多用語應該怎樣寫是眾說紛紜, 筆者也只能做到略盡綿力,憑筆者所知道的,盡量跟主流學說或按字義推敲。 本書的麻雀用語,例如「和」、「刻」等的用字,筆者相信這些是正字, 讀者如果有不慣或不明,請見「附錄甲」。
說回訛傳,不要說到古時,就算是資訊發達的現代,也一樣會發生。 例如香港坊間「麻雀古時稱作『馬吊』」之說,就是有人誤解了已故簡而清先生的說話, 簡先生說「麻雀的前身是馬吊」² , 主要是指麻雀牌的圖案及一副牌的構成(三色牌加字牌)等, 麻雀與馬吊有頗相似的地方,所以這方面相信麻雀是從馬吊演變過來的。 但是去到玩法規則方面,麻雀與馬吊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遊戲, 馬吊是「以大擊小」的牌戲,玩法與麻雀的和牌及吃、碰等是完全不同。 正確地說,麻雀這遊戲最初的名稱應該是「麻雀」。 香港的古裝電視劇,有時會說「打馬吊」但是卻用麻雀牌來吃、碰, 甚至還用舊章的計番(按年代設定應該用古典章法),這是一知半解的謬誤。
上文提過不少的規則都有「副作用」,這是怎麼一回事? 麻雀規則的演變,很多時都不是由學者、數學家、 遊戲設計師等「合資格」的知識份子帶動的,而是由坊間之眾推動。 他們覺得規則有需要改善的地方,於是便想一些辦法出來。 但是由於他們的知識(數學等)及見識(對多種不同棋牌遊戲的認識)有限, 所以他們想出來的方法,很多時都只是「權宜之計」,不是最好、最乾淨利落的方法, 會有一些目的以外的副作用,而且很多時這副作用比原本的動機目的更大、更顯眼。 最明顯的例子,請見「自摸論」及「禁例論」。
二十世紀是科學突飛猛進的時代,特別是後半。 不止是科學,人類的智慧也有急速的成長,即使去到博奕遊藝方面, 在數學理論及遊戲設計等學問也有很大的發展。 特別是近年「德國新派棋」的興起,令棋迷大開眼界, 對遊戲設計及規則編寫等學問,能領略到一些前人鮮有機會領悟的要訣。 把這些新的知識及技術運用到麻雀規則的改良之上, 便可以發掘到前人未能想到、更精良、更完美的規則,能直接了當地達成動機目的, 又不會有不良副作用,筆者稱此為「中庸之道」。 本書會有不少章節,指出「權宜之計」的不足之處,並列舉「中庸之道」的理想規則。本書的內容,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部份:介紹古今各大章法的「歷史篇」, 及從遊戲設計學及數學等角度去分析規則的動機、利弊、優劣, 並解釋「中庸」章法背後的理據及動機的「中庸篇」。 可是由於兩者之間有邏輯上的聯繫,所以本書並不是前半歷史篇、後半中庸篇那樣地編排, 而是歷史篇與中庸篇的章節會夾雜交錯。 例如因為「自摸濫賞」主要是從舊章起源,所以「自摸論」一章就會放在緊接著「舊章」之後。 這個特別的編排,目的是讓讀者能更容易捕捉上文下理。
本書的大部分內容是初次發表,也有部份內容是之前已經在「中庸」公式網頁發表了的。 即使是取自網頁的內容,筆者亦有多加筆修飾,務求令文字表現更加精良。
筆者難以要求讀者們都同意筆者的論點,但筆者誠意希望,讀者們讀完本書後, 能學到超越「瞎子摸象」的先入為主的觀念,培養到更廣闊的眼界,而且不僅是對於麻雀, 對於其他一般事物,都能夠虛心地去觀察、學習,這就是人類智慧的福氣。
注:
1 : 淺見了,「麻雀祭都」網頁,
www9.plala.or.jp/majan/rule13.html
2 : 簡而清,《開檯》, p.3
© 2009 Alan KWAN Shiu Ho